(第六十五講)
【黨史故事】全國人大 奠定國基
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帶著六億中國人民的囑托齊聚北京,共商國是。
大會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憲法的形式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黨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等13人為副委員會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會議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明確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作用和任務,以及政協與人大、政府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大會還確立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對于中國在任何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始終保持國家完整統一、促進各民族團結互助和發展進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這次會議,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構建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自此國家最高權力開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集中行使,為后來的“兩會”奠定了基本架構。